什么是輿論盡管十分不情愿,但我們還是不得不從輿論的定義開始。否則,我們討論了半天的東西到底是什么都沒有搞清楚,我們的討論有什么意義?輿論是什么?答案似乎簡單到誰都知道。街談巷議中, “輿論”已然成了一個被反復提及的詞匯,但人們往往忘記了,它還是一個專業(yè)的理論術語。恰恰是這種人人都會用的術語,可能有著最復雜最難以定義的概念。從人類社會一開始,就有輿論現象
;
弱傳播:輿論世界的一個假說傳播學的困境,就是輿論學的困境。傳播學的問題,也是輿論學的問題。沒有假說就沒有自然科學現今的發(fā)展。同樣,沒有假說也不會產生真正的傳播學和輿論學。一路順藤摸瓜,現在終于觸及本書最重要的內容,那就是提出打開輿論世界密碼的假說。我把這個假說稱為弱傳播。弱傳播假說認為:輿論的世界是一個弱傳播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輿競天擇,弱者生存。接下來,本書將圍繞弱傳播這個假說展開
;傳播世界的規(guī)律是什么絕大多數人對輿論的共識有三點:第一,輿論是與現實生活不一樣的;第二,輿淪是難以捉摸的;第三,輿論是可怕的。對輿論的恐懼來源于兩種困境:一是人們就生活在輿論當中,對它很熟悉,但對它的運作卻很陌生;二是人們知道輿論會影響他們,它貌似偶然,但感覺又有規(guī)律,可是人們摸不透它的規(guī)律。領導和專家都在說,要認識和把握輿論的規(guī)律,可是一旦追問輿論的規(guī)律是什么,沒有多少人可以說出子丑
;沒斷奶的傳播學與沒滿月的輿論學在人類還沒有存在的世界,在生命還沒有產生的宇宙,傳播就已經存在了。但傳播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歷史卻只有不到一百年。傳播學研究的對象應該比人類更古老,比生命更久遠,但它自己卻如此年幼,甚至沒有斷奶。這是多么巨大的不對等。傳播學研究的對象比其他大多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研究對象都更重要,但它所處的地位卻與其重要性不相匹配。以中國為例,即便是把傳播學局限于研究人
;生命是通過傳播而存在的如果說,人類是傳播的動物,那么,我們并沒有準確地把握傳播的本質。雖然人類是自然界中最善于使用傳播的動物,但傳播不是人類的專利,也不是動物的專利。正確的表述:傳播是生命的存在方式,沒有傳播就沒有生命。細胞分裂是生命最初、最偉大的傳播。一個A細胞完整地復制出_AIA’細胞,這是最完美的傳播;一個受精卵可以分裂出鼻子和牙齒,這是最有創(chuàng)造性的傳播。生命的孕育、
;傳播是宇宙的一種存在方式宇宙中的光是一種傳播。光是能量的一種傳播方式。它可以在任何透明的介質中傳播,但在不同的介質中,其傳播路徑會因為遇到光滑的物體而發(fā)生偏折,并產生反射與折射現象。另外,根據廣義相對論,光在大質量物體附近傳播時,由于受到該物體強引力場的影響,它的傳播路徑也會發(fā)生相應的偏折。光的傳播有傳播源、傳播介質、傳播路徑,還有傳播環(huán)境與效果。研究光,就是在研究傳播。傳播就是宇宙的一種存在方式
;最牛的傳播是跨代傳播對傳播來說,時間是最冷酷無情的檢驗者。假使今天有一個內容很火,被大家稱為刷屏、爆棚或紅遍網絡,可沒人敢說刷月、爆年或紅遍時代。無論多高的收視率、多大的閱讀量,都禁不住這么一問:可以熱幾天?今天,所有的大V和網紅不妨反躬白問:“我有多少內容一百年后還可以流傳?”不得不佩服一首首唐詩,二十個字,居然可以穿越千年。更厲害的是,那些千百年來還在被人們
;人類第一個武器就是傳播人一出生,他的第一個輿論武器就是哭。作為一個剛剛m生的嬰兒,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沒有任何生產、戰(zhàn)斗和自衛(wèi)能力,甚至連吃飯都不行,只能吃奶。面對復雜危險的外部世界,他唯一的武器就是哭,餓了哭,冷了哭,大小便了哭。人一出生,首先是用哭爭取權利,維系生存。
...
;傳播能力是人類最重要的能力沒有一個人能夠不與別人打交道,而只要打交道,就需要傳播。在很多次講座中,我做過一個現場民調實驗。我問在座的女生,假如在宿舍前,有個男生擺了一圈蠟燭,然后高聲喊:某某某,我愛你!女生會喜歡這樣的求愛嗎?幾乎90%以上的女生都表示不喜歡,不到10%的人覺得無所謂,只有i五個女生喜歡這樣的方式。這樣的結果,讓現場的男生大吃一驚。他們原先以為,絕大多數女生都喜歡這樣的浪漫表達,因
;